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价值投资集群 - 蜗牛的雪球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63|回复: 12

中联重科(十倍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0 13: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PU 于 2011-6-10 15:21 编辑

中联重科分析(十倍股)

工程机械,用于工程建设的施工机械的总称。广泛用于建筑、水利、电力、公路、铁路、矿山、港口和国防等工程领域。
  概括地说,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称为工程机械。

一、外部要素分析:
1、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刚被金融危机洗礼的全球经济整体己经复苏。新兴国家为代表的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己经复苏,由于之前大量资金的投入(为了拉动经济),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本人认为,这样的通胀是在可控之内的,因为对于新兴国家来讲,老百姓的收入及购买力还需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会逐渐消弱通胀压力,所以发展中国家手中的筹码很多,通胀可控;对于发达国家,由于危机使得这些国家经济复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为它们不像发展中国家那样具有“天生”优势,但数据表明发达国家己有复苏迹象,那是一个缓慢的复苏。
各个国家为了保护本土公司,使得贸易保护主义更加严峻,公司要国际化,就必需面对这个问题,并想好万无一失的方法来解决。本人认为,并购是最好的办法。用当地公司身份,来卖公司产品。因为,其它方法使得今后会出现很多麻烦,“维护”费用也是十分昂贵的!
总体来讲,国际经济形势不错,长期来看,非常乐观!
国内工程机械公司相对发达国家的优势:⑴成本优势。劳动力价廉,人才众多。⑵资金优势。由于中国经济形势好,资金不缺。⑶技术优势。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技术水平己有很大的突破,机械设计上优势突出,但关键零部件还是有待提高,这也是未来提高毛利率,减少成本优势(劳动力价格上涨)下降的未来看点。
   国内工程机械公司相对发展中国家的优势:⑴技术优势。⑵成本优势。指的是人才成本。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来,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国际化前景是非常好的。换个角度,从其它发展中国家来看,他们大都不会买发达国家的工程机械产品,因为不物美价廉,也不会买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经验少之又少的国家,而中国基础建设经验丰富,工程机械产品前景看好。从其它发达国家角度来看,他们也不会买发达国家产品,也原于一个物美价廉,但由于发达国家对于我国产品有偏见,所以这需要一个尝试的过程,我就不信,当你得到甜头之后,以后就不想再尝了?人性啊,就是这样,也是客观规律。
   中国工程机械国际化前景看好,那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这么多,国内哪个企业产品国际化前景更好呢?我认为,国际化最好的无非就两个企业: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从发达国家角度讲,由于中联重科并购CIFA,使得中联重科产品的渗透力更强。从发展中国家来讲,中联重科并购CIFA之间,会大大提高品牌知名度,但考虑到三一重工毛利率比中联重科高,所以双方各占一半吧。
   
2、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通胀压力环绕着中国上空,工资涨幅低于物价上涨速度,这些并发症,使得大多投资者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国内房价过高,物价上涨过快,这些都是与老百姓收入增长速度进行比较的。举例:前十年人均工资水平与目前平均工资水平相比要差1倍,但十年前,白菜0.2-0.3元/斤,现在1元钱一斤,相差整整3-4倍呢,也就是说老百姓购买力降低了。与此鲜明对比的是,由于大规模的投资拉动增长,使得我们身边出现了房奴、蜗居、糖高忠、蒜你狠等等一些名词来形容当前国家经济形势。
根据国内外形势,国家十二五规划明显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扩大内需做为未来五年经济增长的主要任务。改变以前以廉价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方式,未来,经济增长将是内需+出口+投资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国家提出把蛋糕做大的同时,还要考虑这蛋糕怎么分的问题。说白了,就是通过再分配方式,让低收入的老百姓购买力提高,最合理的财富结构是像橄榄球一样的结构。
前几天看新闻说,中国缺电、缺水非常严重,而这些都是城市化基础时,资源没有跟上带来的并发症,那么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国家将会在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并重建设水、电这些老百姓必需的资源。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发展必须要经历的阶段,这是经济规律,也是客观规律。战后日本的城市化进程非常迅速——1947年到1965年,18年的时间,日本人口的城市化水平由33.1%提高到68.1%,而到1985年,日本城市化率达到76.7%,城市化已接近尾声。中国前三十年,城市化率平均增长为1%,目前的城市化率为45%,只相当于日本70年代水平。中国未来二十年到65%,还需要20年时间,这二十年也是工程机械可持续发展的二十年,是没有天花板的二十年。
国家要实现以上目标,建房,建桥,建地铁,建公路、铁路、建电厂、水库、矿山、港口、飞机场、城市卫生等等都离不开工程机械。
目前国家正在控制流通资金,以控制通货膨胀,但考虑到公司刚刚增发完毕,并有政府做支持,资金上没有什么问题,不会影响到公司发展。
目前南方出现电荒,考虑到公司是地方税务来源,不会受电荒影响。并具经核实,也确实没有影响到公司。
大多数人认为,国家正在调控房地产行业,工程机械行业也不行了,从心里学上讲,这种观点恰好符合了人民感性认识常范的错误。十二五规划提出重点扩大内需,而内部需求的扩大的基础是基建及房地产的建设,这是硬性指标。而目前很多人以为控制房地产就是控制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要想提高城镇化率,就必须建房,但还要控制房价,让老百姓能够住的起房,国家提出并实施了保障性住房及廉租房等措施,但无论建什么房,通过什么方式建房,都需要用到工程机械。所以,很明显,国家是要控房价而不是控房量。至于前几年房价增长过快,确实有大量热钱涌入房市,建了不少的房,但这些房目前来讲,还是不够用,未来几年新建房一定会比前几年哪么快,但不会像有些老百姓说的那样停止增长了,另一方面,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在另一些方面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如高铁建设、地铁建设等等。
还有些人认为,人力资源成本、原材料成本在不断提高,这一定会影响工程机械行业。这是国家所有行业都面临的问题,在国内可以忽略了,但与国外相比,虽然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但中国人力资源技术水平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综合来讲,成本还是没有提高,长期来看,反而有些管理好的公司会有更多的机会。
   
3、行业形势分析。
通过以上国际及国内形势分析可以看出,工程机械行业受国际及国家好的环境支持,但也受部份产品产量过剩影响,个人认为,由于公司稳键的产品结构及经营方式,再加上公司高毛利水平及强大的收购经验,使得公司能够通过当前形势,收购与公司互补的好公司,进一步巩固公司护城河。
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国际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技术水平处在行业前排,唯一缺的就是国际市场品牌及国际市场的认可度,而未来些年,这也是工程机械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利润增长点,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公司也正在积极培育国际市场,未来前景看好。
个人认为,目前国内行业中能与中联竟争的只有三一重工。那么我们就对比一下中联与三一各自的优势。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品牌          强                            强              
技术          强                            强(中联重科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并在工程机械协会都有各产品系列会员)
渠道          强                            强              
售后          好                            好                  
产品质量      好                            好
高管         高调                    低调(从历史来看)
股权         民营                          国营
人才         流动大                       流动小
管理         军事化                       人性化
财务          良好                        良好
产品结构      一般                        良好
产业链       较长                          长
毛利率      高(行业第一)             较高(行业第二)
国际化       好                             好
风险         大                较大(风险主要指业绩波动)
市值         1300亿                  860亿(指A股)
市盈率       18                       14
市净率      9.55                      2.79
现金        48亿                     187亿(H股融资)
整体上市    60%(容易存在内部交易)  100%(不易内部交易)
融资租赁    跟随                      引领
股权激励     有                        有
风险管理体系  无                       有
结论:中联与三一进行对比,综合来讲,中联更胜于三一。从中联的历史来看,中联没有出现过损害股东的事情,公司整体上市也不可能出现过内部交易,但三一就不同了。

三一集团与卡特彼勒公司1999年—2009年年销售额及增长率对比列表
三一        卡特彼勒        中联重科
年份        销售额/年
增长率        年份        销售额/年
增长率        年份        销售额/年        增长率
1999年        3.7亿元人民币                1999年        209.77亿美元                1999年        1.8亿元人民        
2000年        3.9亿元人民币        5.41%        2000年        197.02亿美元        -6.07%        2000年        2.4亿元人民        33%
2001年        6.2亿元人民币        58.97%        2001年        201.75亿美元        1.61%        2001年        3.9亿元人民        62%
2002年        11.0亿元人民币        77.42%        2002年        204.5亿美元        3.51%        2002年        6.6亿元人民        69%
2003年        24.3亿元人民币        120.91%        2003年        201.52亿美元        1.61%        2003年        11.7亿元人民        77%
2004年        45.3亿元人民币        86.42%        2004年        227.63亿美元        43%        2004年        34亿元人民币        190%
2005年        44.2亿元人民币        -2.43%        2005年        302.51亿美元        21%        2005年        33亿元人民币        -2.43%
2006年        60.2亿元人民币        36.20%        2006年        363.39亿美元        10%        2006年        46亿元人民币        39%
2007年        135亿元人民币        124.25%        2007年        415.17亿美元        7.5%        2007年        90亿元人民币        95%
2008年        209亿元人民币        54.81%        2008年        449.58亿美元        19%        2008年        135亿元人民        50%
2009年        306亿元人民币        46.41%        2009年        323亿美元        -37%        2009年        207亿元人民        53%
结论:从以上三家公司,我们可以看出中联重科业绩最稳键,长期增长也是最快的。这与中联基因是分不开的。
    关键零部件是制约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大公司都在不断提高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比例,并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大都采用并购方式获得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技术。

二、内部要素分析:
1、公司领导层分析。
    公司董事长,詹纯新为人低调、沟通能力强,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院长兼任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副会长,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家协会会长。曾任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工程师、副主任、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总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过很多奖,这里就不用再一一说了吧。
   从詹纯新创业中联重科的发展经历看出,它的成功在于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对待竞争,而不是人为地去消除行业内尤其是同一区域内的品牌竞争行为(没有竞争的市场不是一个好市场,打倒一个竞争对手,下一个竞争对手还会上来)。由于詹纯新是从事工程机械技术出身,对技术的重要性体会的最深,做为生产产端工程机械产品的中联重科,技术方面当人不让,也发挥了他的最大优势。思想上,詹纯新与股东利益一致,总是从股东利益出发,从来没有不良嗜好,就他自己也是中联重科的大股东。管理方面,詹纯新思想超前,和谐的企业文化引领着严格管理的管理模式。
   詹纯新从创业初期就树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詹纯新带领下的中联重科,自成立以来以每年平均60%以上的增长速度发展。
自2000年第一次IPO融资,中联重科10年来累计现金派息达到13.841亿元,是IPO募集资金总额(6.37亿元)的2.17倍;累计送股 37.6103亿股、转增股本7.1865亿股,合计增加股本44.7968亿股,现有总股本中因送股和转增形成的部分是上市时总股本的29.86倍。10年来没有再融资一分钱!!!!
中联重科没有出现过不良发展污点。
    行业中,乃至中国,詹纯新也是优秀的企业家。
2、公司技术情况分析。
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投票  P 成员单位(Participating  Member),  2010 年,参与制订、修订国家、行业标准 16 项;公司拥有国内行业唯一的建设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完成结构、传动、电气控制、液压等专业实验室建设,在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始终坚持科技自主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公司通过加速新产品开发、加大技改投入等措施,液压阀、油缸、车桥、电控系统、自制底盘等核心零部件的产能大幅提升,内部配套份额不断提高,为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力支撑。中联重科继承了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是中国工程机械协会8个专业分会会长及秘书长单位,混凝土机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科研和技术攻关力量十分雄厚,设计、试验手段先进。先后完成重大科研课题670多项,负责制(修)订国家修订归口单位,行业技术覆盖率75%以上。中联重科先后完成了90多项国家“九五”、“十五”、 “863”等国家重大装备开发、科技攻关课题和专项,被科技部确定为 “十一五”三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承担单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投票P成员单位(Participating Member),每年销售收入的40%左右来自于新品开发。
  2008年6月23日,一纸收购协议将位于中国长沙的中联重科和意大利米兰的CIFA公司牵系在了一起。这起行业最大的跨国收购案,中联重科投资17亿元人民币,将混凝土机械全球第三的CIFA收归囊中。并购完成,将使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格局悄然改变,中联重科一跃成为混凝土机械行业全球老大(中联重科与CIFA公司正好是优势互补)。
CIFA是唯一一家能够全面提供各类混凝土设备的提供商。CIFA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其产品的性价比较高,相对于目前暂居全球排名一二位的朴次迈斯特公司(Petzmeister)和施维茵公司(Schwing),CIFA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相对于亚洲混凝土机械制造商,CIFA产品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更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户美誉度。
中联重科的第一款畅销产品就是创新的成果,其目前50%以上的销售是由新产品带来的,这也是中联重科利润率如此高的原因之一
与纯粹生产型企业不同,中联重科非常注重基础及原始性技术创新。通过搭建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加大共性技术应用研究的投入,中联重科充分发挥“企业国家技术中心”、“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优势。目前,中联重科每年研发经费的投入已占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年均产生30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
公司通过加速新产品开发、加大技改投入等措施,液压阀、油缸、车桥、电控系统、自制底盘等核心零部件的产能大幅提升,内部配套份额不断提高,为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力支撑。

3、公司财务情况分析。
公司资产负债率逐渐降低,目前保持55%合理水平。三一重工负债率为62%,再加上三一重工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使得风险被完全放大。前两年,由于中联重科收购CIFA使得负债率达到77%,风险极度放大,目前55%负债率相对合理,中联有着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更一进减少了风险。
公司现金流量不好,主要原因是公司融资组赁业务导致现金流量不好看。融资后,会有所好转。
公司盈利能力各项指标主营收入、三项费用、营业收入、主营业绩利润率、毛利率、净利润稳步提升。
公司存货周转率稳步提升。
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保持稳定5%左右。
公司利润增长率稳步增长。
公司2010年按揭贷款业务涉及款为59亿元,处在安全范围之内。
公司2010年融资租赁业务涉及款11亿元,处在安全范围之内。
最近三年对比,中联与三一、徐工资产周转率相比最低,原于中联重科收购的公司大都是经营上暂时出现问题的公司,但有利于中联重科长远发展。不出意外的话,最近几年,资产周转率将超过徐工并与三一相差不多。
最近三年对比,中联比三一、徐工销售净利率相比偏高,说明中联重科费用控制较好。
最近三年对比,中联比三一、徐工净资产收益率相比偏高,三一最高。
最近三年对比,中联比三一、徐工存货占资产比率中联最低,原于中联重科的收购。
最近三年对比,中联比三一、徐工存货周转率最低,这可能与中联销售策略有关(保品牌,打折销售)。
最近三年对比,中联比三一、徐工应收账款比例略高,这可能存在信用宽松。
最近三年对比,中联比三一、徐工盈利能力更稳健更可靠,非经常经收益极少。
最近三年对比,中联比三一、徐工现金流与盈力能力比最低,与收购关系密切。
     从财务角度认为:中联重科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增长销售收入(国外市场是关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国外市场是关键),降低负债率(信用管理及风险管理体第),提高获取现金流的能力(国外市场是关键)。总而言之,国外市场是关键。
中联重科下属公司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备IPO,中联重科持有32%的股权,如成功上市,将会为中联重科带来一定的现金(约为10亿)。
公司其它财务指标一切正常。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财务情况对比:
⑴三一重工毛利率、库存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于中联重科。主要原因是产品结构不同和中联重科运营效率不如三一重工。
⑵三一重工现金流比中联重科好。主要原因是融资租赁业务导致。
⑶三一重工坏账准备没有中联重科坏账准备安全系统高,相差两个百分点。
表面上看,三一重工的财务账是非常漂亮的,但仔细看发现,三一重工的财务账存有很大的风险,至少会比中联重科财务风险要大。致于中联重科的现金确实是不足,但经过H股融资己经有所改善。也许有人会问,融资对公司来讲不是好事,我个人认为,对于中联重科目前的融资是非常正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正当国家实行货币紧缩时融资,是低成本的最佳策略。2、中联重科收购CIFA之后,在当前国际经济开始转好之际,借东风,天时、地利、人和都齐全,开拓国际市场正当时。这需要大量资金。3、虽然暂时来讲,对股东利益有一定影响(所指价格方面),但从价值来讲,反而坚固了中联重科的护城河,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重要保障。4、根据增发预案,此次增发主要投向10个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4个为现有项目:8亿用于大吨位起重机,6亿用于大中型挖掘机产业化,1亿用于起重机车桥基地建设,5亿用于散料输送设备;另有2亿用于建筑基础地下施工设备产业化,5.5亿用于社会应急救援系统关键装备产业化、3亿用于液压件升级,2亿用于沥青混凝土再生设备等四个新项目、另外有15亿应用于全球租赁体系及再制造中心,其余用于数字化研发平台、补充流动资金等。其中,四个项目是老项目,还有应用于全球租赁体系及再制造中心,这块资金见效收益期很快,这将不会使得中联重科的业绩出现波动。
     根据历史,三一重工出现过很多不良历史,使得很多投资人怀疑三一重工的财务账是否在做假或是否存在内幕交易,这点不好说,这主要取决于三一重工的基因,确实让人太不放心了。

4、公司产品情况分析。
⑴品牌:中联重科品牌国内行业中第二,第一是柳工。但柳工其它方面不如中联重科,而且两个公司产品结构有着很大的不同。
个人认为,行业中,中联重科的品牌形象一直比较稳定。就我是行业外者都知道工程机械里有个中联重科。我在销售现场了解,工程机械购买者大多认为,中联重科产品确实不错,就是不打折,也就是说与销售人员沟通很难砍下价格,但三一重工就很容易可以砍下价格。这也许与销售人员的激励机制有关,但这样一来,有利于中联重科的品牌形象的树立,更利于中联重科的长远发展。
⑵质量:网上调查,中联重科产品质量行业中属于领先的,与三一重工旗鼓相当。这一点,可以到工地了解。
⑶产品
中联重科产品主要包括混凝土机械、塔式起重机械、汽车起重机械、环卫机械、土方机械、路面桩等等。
混凝土机械:行业份额国内排名第二,三一重工第一。但,随着中联重科的国际化,与CIFA协同资源共享,未来前景看好。CIFA拥有技术、渠道、售后等优势。中国城市化建设还需十多年时间,离不开混凝土机械。还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建设也离不开混凝土机械。发达国家产品性价比低。
塔式起重机械:行业第一。市场需求非常火爆。这几年将会聚变式增长。未来将会占到公司产品销售额第二位置。2011年销售额将达100亿以上。
汽车式起重机械:行业份额国内排名第二,徐工第一。履带式起重机产品,中联重科比徐工强。中联重科起重机械行业中毛利率最高,也说明中联重科高端起重起具有一定优势。那么我们就不难看出,中联重科的起重机械前景看好。同上。
环卫机械:行业份额绝对第一位置。市场需求也是非常火爆。最近几年,将出现爆发式增长。未来将会占到公司产品销售额的第三位置。
土方机械:行业份额不高,是今后需要开拓的产品。目前,中联重科正在扩产,通过中联重科的销售渠道及售后服务,市场份额的扩展应该不成问题。公司认为挖掘机市场己经过剩,己出现零利润销售的极端情况,公司将采取防守策略,保持产品市场份额的同时,增加附加值产品的投入。
路面桩机械:行业份额不高,是今后需要开拓的产品。目前,中联重科正在扩产,通过中联重科的销售渠道及售后服务,市场份额扩展应该不成问题。
5、公司股权结构分析。
三一重工为民营,中联为国营。民营与国营公司各有利弊(这里就不多说了),正因为三一是民营,所以大股东争取最大个人利益的动机更为强烈。当发现有好的项目的时候大股东先是通过三一集团进行投资,当业绩稳定之后再以市价装入上市公司。这也是一直争论的三一侵占股民权益的由来,原来的北京桩机、三一挖机、三一重装都是三一重工上市公司的资产,被便宜出售给三一集团后,在业绩稳定的时候统统实现了上市。北京桩机和三一挖机收购进入三一重工。三一重装则香港独立上市,前后差价都在百倍以上。
  中联则不同,因为大股东是国资委,领导人刻意圈钱的动机就小了很多。目前中联重科己实现整体上市。所以中联都是通过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发现的每一个商机,所有股东可以共享。历史上,中联没有出现过不良污点,公司核心人员都有公司股权,所以,中联与股东利益高度一致。
同为CIFA控股股东高盛、中联重科H股股东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索罗斯香港基金公司、“亚洲股神”的李兆基等大来头股东,将为中联重科的未来充满期待。
6、公司营销渠道分析。
公司建立了营销系统体系激励方案,改变目标管理、承包经营模式,建立销售人员分公司总经理到一线销售人员销售提成制,销售与工资挂钩,多劳多得,促进公司规模利润扩张的实现。这种营销模式容易出现销售人员为了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去销售产品得到提成,而损害公司利益。幸运的是公司有着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而且公司非常重视风险控制。
公司的融资租赁业务是国内行业中的引领者,使得公司的营销渠道非常强大,并且有着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7、公司股权激励分析
   ①公司核心人员都有公司的股权。
②销售人员都是按销售额进行提成制。
   ③中联构建了风险保障体系。据悉,它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曾被国务院国资委肯定,并要求加以推广。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他把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同财务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相提并论,并将其写入《中联宪章》。
   ④公司市值管理将在2011年下半年开始提上议程,将对股东带来回报。

三、风险因素。
1、国内或国外出现严重经济危机,固定资产投资大重减少。(不可抗拒因素)
2、中联重科出现自然灾害影响。(不可抗拒因素)
3、战争影响。(不可抗拒因素)
4、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大量减少。(可能性与全国银行倒闭几率相当)
5、由于融资租赁业务,使得公司出现大量坏账,资金链断掉。
公司目前现有效措施:①正降低融资租赁在销售额中的比例。②完善的信用等级管理制度。③租出去的设备,都安有GPS监控系统。如设备长时间不运作,此设备就有信用风险。④引入信用销售第三方监管,对整个过程都有监管。
6、大项目没有达产。从公司历史来看,公司大项目的建设都比较稳健。从目前大项目发展情况来看,也是一切正常。
①全球融资租赁体系及工程机械再制造中心建设:2010年底己完成88%,2011年底竣工。
②工程起重机专用车桥基地建设:2010年底100%,完成。
③中大型挖掘机产业升级:2010年底己完成41.58%,2011年底竣工。
④工程机械关键液压件产业升级:2010年底己完成11%,2011年底竣工。
⑤ 建筑基础地下施工设备产业化:2010年底己完成 90.61%,2011年底竣工。
⑥环保型沥青混凝土再生成套设备产业化:2010年底0%,2011年底竣工。
⑦散装物料输送成套机械研发与技术改造:2010年底0%,2011年6月底竣工。
⑧数字化研发制造协同创新平台建设:2010年底己完成20%,2012年底竣工。
⑨社会应急救援系统关键装备产业化:2010年底己完成34%,2012年底竣工。
⑩大吨位起重机产业化:2010年底己完成82.18%,2013年底竣工。
从公司大项目可以看出,如公司大项目产销正常,可保证公司三到五年的发展。
四、兼并重组
1、兼并国际市场上与中联重科互补的塔式起重机生产商。
2、兼并国际市场上具有核心技术的液压件生产商。

五、公司估值分析

A、根据历史估值区间
2010年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市盈率 19.8        18.3       11        32.8        23       11.5      9.5        20.8        23       41        70
净收率 33          38        36        45         24.5      19        26.9       20.5       16       12.2       16
利润   46.6亿     24亿      15.6       13         4.8       3.1      3.8         2.3        1.5       1          0.5
销售额  330       207        135       90         46        33       34         11.7       6.6       3.9        2.4


2011年1季度  (1元)
结论:安全边际市盈率为14倍以下。   
B、行业对比
工程机械行业中,中联重科市盈率目前是最低的。
C、长沙市2010年全市工程机械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预计“十二五”末将超过3000亿元,那么行业平均年增长26%,像中联重科这样龙头好公司增长30%是大概率事件。
D、        而以前十年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22.5%,中联利润增长率为57%,固定资产管理司统计预测,未来五年,固定资产平均增长率为17%,我们可以计算出中联年平均利润增长率为43%;
E、        中联重科计划2015年销售额达到1000亿,2010年销售额为330亿,那么计算得到未来五年平均增长率为26%;与此同时,中联重科计划2011年销售额达到500亿,如果这样,可提前达到1000亿销售额。而且,我们从詹纯新的风格里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保守派。从2011年前五个月的销售情况来看,1000亿目标用詹纯新的话来讲,就是眼前的事,未来要看到2000亿或3000亿。


结论: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相比,三一重工在财务指标这单纯一项上占据了优势。但,市场先生给予了三一重工更高的价格。而做为聪明的投资人,不应只是从单项思维(财务指标)认证三一就是好公司。应从多元思维认真思考是否是好公司。而我要找的就是稳键的、确定性增长的十倍股,并在合理价格买入。我选择了“中联重科”。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3: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联重科分析
发到论坛里了,写的不好,请各位同学指点。
发表于 2011-6-10 13: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1-6-10 13: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工程行业的核心在于客户体验,这个和行业性质有关,质量、操控性、质量检修维修的时间性等客户体验是重中之重,因为良好的这些性质都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客户的使用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4: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PU 于 2011-6-10 14:08 编辑

谢谢,勇敢的将军的点评,我把客户体验划到品牌里怎么样。
发表于 2011-6-10 20: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没有经历过逆周期的考验,今后的变数会很大。一旦需求出现衰退迹象,企业面临的问题很可能压垮以往表现优秀领导人,特别是国企,这一点中联的风险要比三一大得多。
发表于 2011-6-11 05: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CPU兄弟研究得比较深。中联有点像家电行业的美的,产品都是老二,结构相对稳定。中联最让人担心的是其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在08、09年为负值,10年销售那么好也只有5。45亿的经营性现金流,这几年得固定资产投资每年都在10亿以上,如果遇到行业周期了怎么办呢?不过,中联相对三一确实股价不高,现在中联H股也比A股便宜。
发表于 2011-6-11 20: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行业应该属于周期性行业吧,学习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21: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PU 于 2011-6-11 21:26 编辑

回复 屋檐 的帖子

屋檐所考虑的非常正确,也正是如此,市场先生才会给予中联重科周期行业中最低的价格。但,我以上文章的中心思想其实就是看到中联重科在周期性行业中做出了非周期性行业的基因(抗风险能力最强),才看好中联重科的。就我个人观点,中联重科的优势在于一个“稳定”,是行业中其它公司所唯一最不容易复制的护城河,而技术、渠道、品牌优势,在行业最虽说算数一数二,但这些因素不足以构成买入的理由。我是用强周期行业价格买入了一个弱周期行业公司的股票,你说是不是打了很大的折啊。最重要的是,詹纯新是足以让我信认的高层领导,他目前所做的事,正不断巩固中联重科的护城河。还有,屋檐也正在犯错误,对国营企业有偏见,偏见本身就是错误。这只是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发表于 2011-6-12 18: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1、周期的下行基本上是可以预期的,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的话,那就是时间。房地产、高铁、地铁,这些在历史十年间堆积的需求,在未来的2年内就很有可能逆转。
2、国企,其本身的制度缺陷决定了领导人在逆周期的背景下要比民企困难的多。这不是个人能力问题,这是体制问题。该下斧头砍的,他不能砍;该冒一定风险提前布局的,他也不能做。周期逆转我们就能看见国企的包袱究竟有多大,很多问题在顺周期的时候是看不见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00: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屋檐 的帖子

谢谢屋檐的回复及讨论。
1、就周期性而言,工程机械确是周期性行业,这个毋庸置疑的,但就中联重科而言,会比其它同行业公司抗周期性强一些,我是这个认为的。
2、就国营企业而言,也不能一概儿论,中联重科目前己整体上市,政府做为服务部门己与企业分开,中联重科定期会举行股东大会,会考虑股东们的感受及建议,这点詹纯新做的很好,也与股东利益一致。目前,企业有一些老干部,可以说是为中联历下汗马功劳的将军级干部,他们下面有年轻的能人,如果他们不下去,下面的能人就上不来,詹纯新想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老干部入股中联重科,成为中联重科的股东,这样一来,他们就会主动让出位置给年轻有为的人。我个人认为,这样处理的办法很好。相反,如果把那位老将军级领导不留情面的踢掉,那么会影响到老员工们的积极性和人力资源的建设。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00: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PU 于 2011-6-13 00:58 编辑

回复 kingstar086 的帖子
谢谢kingstar086的回贴及讨论。
1、中联重科的现金流是收购影响的,我个人认为未来几年会好转。
2、中联重科在行业中抗周期性最强,目前的价格也是周期性时的合理价格,我个人认为,如外环境真的走坏,出现了周期性,那么中联重科短期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反而是加仓的大好时机。
发表于 2011-7-8 16: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持有部分中联,没有重仓。因为对中联的周期性行业不满意。另外就是应收账比较多。资产负债率稍高。总的来说是家非常好的公司。打算持有三五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东道 ( 京ICP备19049999号-2  

GMT+8, 2024-4-29 08:18 , Processed in 0.05542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