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价值投资集群 - 蜗牛的雪球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13|回复: 0

[原创] 《明明白白看年报》内容摘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4 09: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本文部分整理了书中重难点段落,内容比较琐碎。如在股权激励单元中,我只记述了其负面影响,但并非意味股权激励就是负面的,只是对我来说,这部分内容更需要理解并加以关注。本书比较符合中国特色,突出实用性,通俗易懂,尤其是后半部分内容,更是值得细细品读一番。
  投资毕竟是一辈子的事,前期多花点时间把基础打好比赚钱更有意义。但有太多事,并非付出就有回报。投资如此,生活亦然……


年报内容框架:P14
1、重要提示:年报可信度声明··········★★★
2、公司基本情况:公司的名片··········★★
3、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财务简历······★★★★★
4、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股东层面的变化·····★★★
5、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介绍管理层····★★★
6、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运作情况·········★★
7、股东大会情况简介:简要回顾股东会议·····★
8、董事会报告:董事会“述职报告”·······★★★★
9、监事会报告:监事会“述职报告”·······★
10、重要事项:影响估值的大事········· ★★★
11、财务会计报告:晒账本··········· ★★★★
12、备查文件目录:股东能查看的文件······ ★
13、年报附件:题外话·············  ★★
(注:★为重要性评价,评级和原文有出入。)


第6章:审计报告 P34
1、审计报告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另一种是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简称非标意见)。P34

2、非标意见分为四种(后三种较为严重,建议回避):P35
a、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存在瑕疵;
b、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存在错误;
c、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问题严重;
d、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无法置评。
注:非标意见的具体内容出现在年报“财务会计报告”的开始部分。

3、“非标意见”可能造成的后果:P37
a、再融资受阻;
b、股权激励无法实施;
c、成分股剔除;
d、股改追加对价。

4、更换会计事务所:P39-40
  投资者对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务必保持高度关注,这可能就是上市公司欲行不轨的重要“征兆”。
注:年报“重大事项”部分对此有详细说明。


第7章:限售时间表 P42
1、“大小非”: P44
  股改时,持股量占总股本≥5%的非流通股股东被称为大非,持股量占总股本<5%的非流通股股东被称为小非。

2、由于战略投资者的持股锁定期与上市前老股东的持股锁定期重合,因此,一只新股上市后的第12个月期满之时,是比较危险的日子。P47

3、定向增发:P47
  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不公开发售新股,而是自己选择不超过10个投资者,向他们出售新股。

4、大股东增持:P47-48
  大股东增持即大股东直接在二级市场买进自己所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按照规定,大股东增持的股票,在购买完成后,至少6个月内不能卖出。

5、管理层持股规定:P76
a、买进后六个月内不得卖出;
b、每年抛售量不得超过上一年末持股量的25%;
c、离职后六个月内不得抛售股票。

6、收购锁定期:P48
  如果上市公司被收购,按照规定,收购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在收购完成后12个月内不得转让。


第8章:实际控制人 P49
1、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分为三类:P50
a、个人;
b、地方国资委;
c、国务院国资委。

2、个人:P50-51
  如果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个人,一般很难有实力凭借一己之力对所控制的公司实施大规模资产重组。假如一个自然人同时控制了好几家上市公司,投资者不妨加点小心,因为个人的实力毕竟有限。

3、地方国资委:P51
  地方国资委所控制的上市公司,主要取决于地方国资委的实力。因此,投资者对那些发达地区的国有上市公司不妨高看一眼。此外,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所经营的产品与当地政府的战略规划、战略目标相一致,这样的公司被地方国资委支持、扶持的力度也会更大。

4、央企:P54
  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控制的企业,即所谓央企。少部分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财政部、铁道部、中科院等,这些上市公司也可以视为央企。大多数央企的实力极为雄厚,而央企所控股的上市公司,往往成为央企优化上市资源配置,实施资本运作的平台。


第9章:公司治理 P70
1、国有上市公司出现董事长与总经理一肩挑的局面要特别当心,没有人会如同爱护自己的财产一样爱护国有资产,这就需要将权力分解形成制衡。一旦出现一肩挑。就等于放弃了权利的相互制衡。轻言诺诺信誓旦旦不足为凭,没有制度约束,那就是让人性做极限运动。P71

2、在公司治理情况中,投资者要留意的,是“公司治理专项活动情况”的内容。P72

3、高官的薪酬体系:P74
  对于高级管理人员的考评及激励,应该有具体的业绩目标。评估薪酬体系是否合理,最直观的办法,就是对比年报中披露的董事、高管薪酬变动(查询变动情况,需要对比前后两年的年报),与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动是否相匹配。

4、管理层持股情况:P75-78
  管理层持股,以及持股的数量,与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重大关联。这些信息,投资者可以从交易所网站及时获悉(见火狐收藏夹-常用3)。因为从上市公司中报、年报中了解管理层持股变动信息,时效性会大打折扣。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某一位高管抛售股票,有可能是个人的原因,但如果是多位高管集中抛售股票,那就要引起投资者高度关注。

5、内控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公司对于各类风险的防范机制,侧重于具体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通过其中的“缺陷及整改计划”部分,可以了解上市公司具体生产经营中都存在哪些可能的风险。P79


第10章:股权激励 P80
1、股权激励的内容披露,散见于年报各部分。“董事会报告”部分会披露股权激励的执行情况;“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部分会披露股权激励涉及了管理层的哪些成员;“会计附注”部分,会披露股权激励可能对公司利润造成的影响。P80

2、股权激励的负面效应:P83-84
  如果激励规模很大,这一负面效应将相当明显。因为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期权激励,视为公司对管理层发放的薪酬,而薪酬将计入公司的管理费用,从而影响上市公司利润。
  股权激励会给上市公司当期业绩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在年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附注中找到答案(“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而确认的费用总额”)。
  在企业的会计报表中,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利润表中会由于管理费用增加,从而减少当期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部分,会因此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资本公积。

3、除了影响利润外,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完成业绩目标,促进股价上涨,有可能大量从事高风险高收益业务(如AIG),甚至不惜做假账(如“安然”事件)。P85

4、在选择股权激励类股票的时候,有一个原则: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公司比持股比例低的公司更安全一些;民营类上市公司比国有上市公司更安全一些。P87

5、在选择股权激励公司时,有两点需要强调:P88
a、看看哪家公司的业绩目标订的更严格:业绩目标订的更高一些的公司,其股价的涨幅也可能会更大一些;
b、看看哪家上市公司的股东中,机构投资者更多一些:毕竟,机构投资者的研究力量与研究手段比普通投资者要强得多。


第11章:分红预案 P89
1、分配预案可以包括三项内容:P89
a、利润分配预案(分现金/送红股);
b、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
c、盈余公积转增股本预案(极少实施)。

2、利润分配的两个前提条件:P90-91
a、本年度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未分配利润)后仍未正;
b、本年度盈利。
注: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董事会在决定是否提出资本公积转增预案时,还是遵循着利润分配的两个前提条件,这已成为业内惯例。

3、利润分配的顺序:P91
  分配前,上市公司先要从当年的净利润中提取10%列入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积。如果法定盈余公积已经达到了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提取各项公积金后的当期净利润,要与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加总,形成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4、判断一家上市公司的送股潜力,要看两个指标:P92
a、每股未分配利润(送红股);
b、每股资本公积(资本公积转增)。
应用:如果每股未分配利润或每股资本公积金大于1,从理论上讲,公司就具备了10送10或10转增10的潜力。当然,这个数字越大越好,越大就说明送股的潜力越大。

5、实施大比例送转的动机:P93-94
a、公司有再融资打算。至于公司是否有发行新股的打算,注意上市公司的公告内容就可以了;
b、公司的大股东或者其他重要股东要抛股票了。查一下上市公司股改时大股东的承诺内容,这样对大股东何时可能抛股票就清楚了;
c、公司股价太高了。公司通过送股除权降低股价,从而增加流动性;
d、小盘绩优股。很多总股本较小但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有着强烈的股本扩张冲动。

6、申请增发或配股的公司(注意,不包括定向增发),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P95


第12章:所得税 P98
1、根据新税法,基本税率从33%降至25%。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15%的所得税率。(注: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自颁发证书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企业应在期满前三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资格到期自动失效。)为更清楚了解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可以参考财务报表附注的第五部分——税项。P98

2、子公司所得税率:P101
  母公司与子公司各自独立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未必相同)。因此,子公司的所得税率,特别是重要子公司的所得税率同样值得关注。这一信息,在会计报表附注“税项”信息中有详细披露。


第13章:交叉持股 P104
1、上市公司依据持股目的与未来打算的不同,在资产负债表中,将交叉持股归为三种类型:P106
a、交易性金融地产(相当于炒房);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者之间);
c、长期股权投资(相当于自住)。

2、交易性金融资产:P108
  如果上市公司将持有的股票归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那么这些股票股价的变化,将对上市公司的当期利润构成影响,在年报中这一影响表现为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P109
  如果上市公司将所持股票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那么所持股票股价的变化,将对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构成影响。具体表现为资本公积增加。这也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会计核算时最大的不同。

4、长期股权投资:P109-110
  上市公司如果将所持股票归为长期股权投资,那么所持股票的变化,对上市公司不构成任何影响。但被持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会对持股方的业绩产生影响(其前提是上市公司将这部分投资按权益法进行核算,如果按成本法核算,只有现金分红才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构成影响)。
附注:P167-168
  长期股权投资又分两种:一是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而是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前者是指,只有被投资企业现金分红,才能在当期确认上市公司投资收益的股权投资(确认额为上市公司所收到的现金额)。后者是指,无论被投资企业是亏算还是盈利,上市公司都要按持股比例,核算进利润表中。


第14章:关联交易 P113
1、定义:P113-114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交易就是关联交易。在实际操作中,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主要包括两种:一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母公司);另一种是同一控股股东所控股的其他公司(兄弟公司)。上市公司与关联方的关联交易主要发生在经营中的两个环节:一是采购;二是销售。除了“重大事项”部分会披露关联交易信息外,在会计附注部分,也会披露关联交易信息。投资者若在“重大事项”部分发现疑点,可以利用会计附注部分详加分析。

2、关联交易容易滋生黑幕,所谓黑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虚增利润,二是抽走利润。投资者特别要关注交易在上市公司采购、销售环节所占比例。比例越低,关联黑幕的潜在危害性就越小。输送利益所带来的投资风险,绝对不亚于所谓“抽血”,甚至更可怕。P114-115

3、数据露端倪:P116
  一般来说,在虚增利润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存货都很可能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同时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会明显低于净利润。如果是打压了上市公司利润,很可能出现的明显标志是,产品毛利率与同行业公司相比明显偏低。


第15章:担保 P117
1、有时,非经营性的风险会从天而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担保。年报“重要事项”部分中,对上市公司所出具的担保进行了详细披露。P117

2、上市公司担保风险的最大特点是突发性,这一点与经营性风险很不同。P118

3、担保比例:P118
  一般来说,无论担保对象是谁,资质如何,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都不宜超过50%。超过这个比例,则说明公司面临的风险过大,同时也表明管理层控制风险的意识较为薄弱。

4、担保的风险等级:P119-120
a、风险最高的担保类别是: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如果存在这种担保,则不仅风险高,更说明上市公司的治理不规范,对这样的公司,投资者最好回避;
b、风险较高的担保是: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高负债经营)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担保;
c、如果年报显示对外担保占净资产比例过大(超过10%),就要倍加小心;
d、为自己的子公司担保风险较小。因为上市公司可以对子公司的经营决策实施控制,进而控制子公司的还款违约风险。

5、互保:P121
  上市公司贷款的最大担保者是其控股股东。上市公司到了需要互保借款之时,说明不仅自身实力有限,大股东的实力也相当有限。这样的担保还存在一种风险,即一旦担保圈中的一家上市公司出现问题,其余上市公司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下。

6、无担保贷款:P121-122
  银行借款一般分为三种:一是保证借款,指有其他公司或法人作为借款担保人而获得的借款;二是抵押借款,指以公司的财产作为抵押而获得的借款;三是信用借款,指不需要保证人担保、不设定财产抵押而获得的信用借款。真正优秀的、有实力的上市公司一般可以通过无须担保的信用借款,融集大部分所需资金。投资者可以在年报会计附注中,查到上市公司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的分类明细,这也是从一个侧面考察上市公司实力的办法。


第16章:财务报告概述 P124
1、会计报表附注内容(节选):P130
第四项、公司采用的主要会计政策:初次查阅时看一下;
第五项、税项:其中企业所得税部分要高度重视;
第六项、企业合并及合并财务报表:介绍与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公司;
第七项与第八项、合并财务报表与母公司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会计附注中的核心内容;
第十一项、股份支付:主要指上市公司对管理层或职工的股权激励;
第十三项、承诺事项:主要内容是介绍上市公司抵押贷款。


第17章:资产负债表 P131
1、要避免触雷,首先要关注的,就是资产负债表,因为上市公司的种种“隐患”、“暗疾”,往往会在资产负债中露马脚。P131

2、流动性排列:P136
  资产类会计科目按变现能力由强到弱排列,负债类科目按偿还期限有短到长排列,这一规律一般称之为“流动性排列”。

3、流动比率:P139
计算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理解:对一般企业,特别是制造业来说,合理的流动比率是2,至少也要大于1。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约占流动资产的一半,其余变现能力强的各类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只有这样,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因此,流动比率越高,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越强。
注意:一些上市公司虽然资产负债率不高,但流动比率却较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短债长用,也就是将短期银行借款用于固定资产等长期投资,导致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这种模式一旦遇到危机,将会极大地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甚至生存安全。

4、速动比率:P139-140
计算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流动负债
理解: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流动性较差,而且容易产生减值,而待摊费用、预付账款是已经实际支出的项目。一般来说速动比率在1左右比较合适。
补充:更严格的考察方法,还可以看看“流动负债”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比值。如果比值大于1,说明即使企业发生筹资困难,也能用经营产生的现金剩余,归还到期债务。

5、注意:P140-141
  有时候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高,并不是一家优秀上市公司的标志(只能算是合格公司的标志)。相反,流动比率能够接近1,往往是一家优秀公司的表现。遇到上市公司流动比率较低时,也不可一味地高估短期偿债风险,而是要仔细研究流动负债构成与流动资产构成,同时结合其所经营的业务进行分析。


第18章:资产类负债类会计科目 P142
1、应收票据:P142-144
  汇票一般分为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承兑汇票两种,银行承兑汇票的信用等级更高。虽然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并不大,但投资者可以从一家上市公司应收票据的构成中,看出该公司的“市场地位”。
应用:从一家上市公司销售商品的收款方式,可以看出公司的市场竞争实力。按照商品的紧俏程度,收款方式由优到劣依次为:预收账款、货币资金、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
例外:绝大多数公司推广新产品时,都会面临开拓市场的困难,这是可以理解的。

2、应收账款:P144-146
  应收账款存在存款不能收回的可能性,较应收票据要大得多。应收账款与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的比例关系:应收账款突然大增,且增幅高于营业收入增幅,往往不是什么好兆头。在营业收入增加的前提下,应收账款能够减少,则是吉兆,说明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增强了。
  鉴于应收账款的风险性,关注“应收账款账龄情况表”。优秀上市公司,其一年以内应收账款所占比例至少应在85%以上。投资者对薄利多销类型的上市公司进行估值时,应当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因为坏账率超过净利率就意味着赔本。
  坏账准备:越严格越好。严格的坏账计提标准,展示了公司对于自身资产质量的高度自信。坏账计提标准,一般保持不变。如果上市公司突然放松计提标准,则须十分警惕。因为这往往是出于包装利润的需要。

3、其他应收款:P146
  其它应收款越少越好。其它应收款是“藏污纳垢”所在,越是经营规范、主业突出、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其它应收款越少,甚至于为零,反之则反是。

4、预付账款:P147-148
  一家优秀的上市公司,预付账款往往很少。对于存在巨额预付款,用以购买原材料的上市公司,务必密切关注原材料和产成品的价格走势。一旦价格出现拐点,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不是暴涨就是暴跌。

5、存货:P148-150
  与应收账款一样,在正常情况下,存货与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之间也应保持一个稳定的比例。存货增多,不仅影响上市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而且往往说明公司产品滞销——库存商品增加。
  与应付账款一样,当市场价格出现拐点时,巨额存货对上市公司利润助长助跌的作用也很明显。
  上市公司对于存货价值的确认标准是: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考察一家上市公司时,应该浏览一下同行业上市公司对存货的计提标准与计提比例。一些上市公司由于产品本身的特性,其存货跌价风险较一般公司要高得多,对这些公司来说,一旦产品出现滞销,存货价值会大幅缩水,甚至归零(如彩电、乳品类)。因此,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产品特性要有充分估计。

6、固定资产:P151-152
  从固定资产的明细表中可以大致了解,公司将资金都用在什么地方。上市公司建厂房、买设备所支出的资金,成本不会在当期被全部列为成本,而是通过多年折旧,分摊计入成本(即资本化)。盈利能力强的上市公司,往往倾向于缩短折旧时间,反之则反是。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如果一家公司的折旧期较长,往往不是什么好事。相反,折旧期较短的公司,更值得关注。

7、投资性房地产:P152-153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以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为目的而持有的房地产,这种房地产可以用于出租,收取租金,或者购买的目的不是自用而是等待升值。
  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有两种模式:成本法与公允价值模式。所谓成本法,就是购置时花了多少钱,账面上就列示多少钱。而公允价值模式,则是根据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变化,每年对房地产进行估值。从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采取了成本法模式。这样一来,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不大会对上市公司的利润产生影响。

8、在建工程:P153
  在建工程不需计提折旧,因此容易成为公司业绩造假的“死角”。如果对照以前年度年报中的明细表,发现一项工程拖了几年不完工,则要保持警惕。

9、无形资产:P154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上市公司持有的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等。实际中,无形资产主要体现为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摊销年限都很长,反映到每一年的成本中并不多。
注意: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出于建筑商品房的目的所购买的土地使用权,可不被视为无形资产,而是当做存货。

10、商誉:P155
  这个会计科目只涉及上市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权。长期股权投资+商誉=收购价。对商誉数额较大的上市公司,应当细究所收购公司的盈利状况。这也是考察商誉是否名实相符的重要依据。

11、长期待摊费用:P155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保险费、排污费、技术转让费等。个别上市公司有时会将巨额广告费视为长期待摊费用以虚增利润,因此,有必要关注一下附注中的明细表。

12、其他资产类科目:P156-157
a、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见第13章)。
b、“工程物资”主要是指为建设固定资产,预先购入的材料,或者为购买材料支付的预付款。工程物资可以视为“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的“预备役”,一旦工程开始,就可以转入在建工程科目,工程完成后,就变为固定资产科目了。
c、“开发支出”是企业在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将巨额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上市公司凤毛麟角。
注意:如果上市公司当期“开发支出”增加额较大,且与当期利润之比较高,则该上市公司可能有故意压低利润之嫌。

13、资产减值准备:P157-158
  那些盈利能力差、应收账款多,现金流又不畅的上市公司,容易出现突然大幅计提的现象——有隐瞒实际损失的动机。

14、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P159-160
  负债类科目一般“弹性”不大,只有极个别公司(如航空公司),存在巨额外债,由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缘故,可能会出现相应损益。
a、首先,关注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的总额,看一看企业一年的利息支出有多少,在费用中占比多大。当央行调整贷款利率时,要特别计算一下,利率调整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力度;
b、其次,看上市公司的贷款条件。如果贷款中有相当部分是信用贷款,说明银行对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相当信任;
c、第三,关注贷款利率。目前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利率下限是确定的,基本上是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但贷款利率上限却基本实现市场化(少数优质企业,能够以基准利率从银行得到贷款)。关注上市公司的贷款利率,能看出在银行眼中公司的信誉度与安全性。结合上市公司的贷款条件和贷款利率,投资者完全可以分析出上市公司面临的外部融资环境优劣与否;
d、第四,留意巨额外币贷款。在目前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的背景下,年报中以人民币核算的外币贷款,每年度都可能会出现很大汇兑损益。

15、应付票据、应付账款与预收款项:P161
  说明公司在市场博弈中的强势地位,尤其是后者,这与资产项的对应账户正好相反。它们不用支付利息(个别应付票据需要支付利息)。预收款项能够成为预测公司来年销售收入的重要窗口(可能说明来年利润有保证)。


第19章:利润表 P163
1、费用的分类:P167
a、营业成本:包括生产人员薪酬、原材料费、生产设备设施折旧和水电费;
b、营业税金: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和资源税;
c、管理费用:包括行政管理人员薪酬、办公费、无形资产摊销、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
d、销售费用:包括广告费、运输费、销售人员薪酬和销售机构经费;
e、财务费用:即利息支出。
(其中前两项为直接费用,后三项为期间费用。)

2、资产减值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如存货减值、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等。P165

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主要内容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带来的收益。“投资收益”主要核算上市公司投资其他公司的收益,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见第13章)。如果上市公司在另一家公司的持股比例较大,已经形成控制,那么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时,就需要与该公司合并会计报表。如果还没有形成控制,就要按成本法或权益法视为长期股权投资。P167-168

4、营业外收入以及支出,就是与上市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投资业务无关的收益及支出。在评估上市公司真实经营盈利水平时,这两个因素一定要排除在外。因为,从利润表中,首先要找寻的结论是:上市公司自己的生意是不是在赚钱。P169

5、基本每股收益就是以前投资者所理解的净利润除以总股本。而稀释每股收益,则考虑到一些潜在的、可能增加总股本的事项。P171

6、一般而言,三项期间费用的增长比例应该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比例。否则,说明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存在问题。P171


第20章:现金流量表 P174
1、现金流量表“造假难”的原因:P174
a、主观因素:其他报表的编制中,涉及大量人为估计的成分(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坏账准备的计提标准等),而现金流量表却不存在这一问题;
b、客观因素: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现金流量表时,将该表与银行对账单核实一下就可以了。因此,财务造假者想在现金流量表上做文章相当难。

2、现金流量表的三种类别:P175-176
a、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指的是所有能影响利润表变化的营业活动,如产品销售、支付薪酬、购买原材料等;
b、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指取得或者处分长期资产的活动,如购买入地使用权、建厂房、买设备,或出售废旧机器;
c、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上市公司的借款、还款、支付现金红利、发行新股募集资金等活动。

3、预警指标:P177-178
  如果经营现金流净额明显低于净利润,那就得小心了。通常情况下,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司销售回款速度下降,卖出货后没收回钱;二是存货出现积压,采购来的原材料尚未形成产品或产品尚未销售(查一下应收账款与存货)。
链接:款速度下降与存货积压的问题严重性:
a、这说明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抢手,只有靠赊销,才能打开市场,而赊销则容易滋生坏账。这等于是给公司未来的经营埋下隐患;
b、由此产生的经营现金净额减少,可能使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扩大再生产,开发新产品。企业很可能要从银行贷款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增加了企业的利息负担;
c、上市公司以往财务造假案例也显示,造假公司在案发前,大都有经营现金净额为负的征兆,因此,对经营现金净额保持警惕,还可以避免“踩雷”。

4、上市公司经营现金净额持续增长并大大超过净利润,其原因通常有:178-180
a、预收账款大幅增加,上市公司今后的净利润会大幅提高,这说明公司的产品很抢手。由于货还没有交,在会计处理上,还不能算作是销售收入,但这些预收账款在未来会变成销售收入,为净利润提高做贡献。这个时候,上市公司就有能力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大幅提高产品毛利率。
注:在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中,务必要关注其预收账款:如果大增,说明房产预售行情火爆,来年的利润就有了保证;如果减少,则前景堪忧。因此,遇到预收账款大增导致经营现金净额增加的上市公司,很值得密切关注。
b、应付账款大幅增加,导致经营现金净额增长。这说明企业在购买原材料的时候,处于买方市场,能够长时间赊账,是在拿别人的钱当自己的运营资金用,这等于是在免息从银行贷款;
c、故意压低净利润。如果以往执行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被改变,于此同时资产负债表中的坏账准备与存货减值准备等大幅增加,那么就有故意压低利润的重大嫌疑。
例外: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如水电类上市公司等,固定资产折旧并不会使公司支出现金,所以这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现金净额会常年高于净利润。此外,景点旅游、钢铁、运输、商业类上市公司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的情况。

5、当证券市场低迷,上市公司股价都处于相对较低的区域,这种针对现金流充沛的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很可能会发生,而二级市场的收购战一旦展开,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往往会在短期内大幅上涨。P181

6、“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的意义:P181-182
  通过分析一家上市公司薪酬支出总额与净利润的对比,以及职工平均收入,可以评估一家公司的利润增长空间,或者经营风险。由于薪酬开支有明显的只升难降的单项刚性特征,因此,利润的增长空间很容易被薪酬的增长需求所吞噬。鉴于此,最好选择那些净利润与职工薪酬之比较高的公司,这样才能留出较多的安全边际,避免利润增长为薪酬开支所累。


第21章:权益类会计科目及所有者权益表动表 P183
1、权益类会计科目:P184
  净资产=本金+收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上式显示,股东可以使用与支配的可能性依次递增:未分配利润可以用来向股东派现、或转换成实收资本(也就是送红股),或提取部分作为盈余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只能用来转换成实收资本(盈余公积转增股本)或弥补亏损;到了资本公积金则只有一个用途,也就是转换成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至于实收资本只能一动不动趴在账上了。这样分,除方便区别本金与收益外,更重要的,就是保护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或者说,是限制了股东对股东权益(特别是现金分红)的使用与分配。

2、实收资本:P185
  实收资本就是指上市公司的股本。

3、资本公积:P185-187
  资本公积的主要部分是股东认购股票时形成的溢价,以及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构成的“其他资本公积”等。在我国,股票面值绝大多数都是每股1块钱,但投资者认购时,可不是每股1元钱买的。判断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本扩张潜力,主要就是看他的资本公积金与实收资本之比(也就是每股资本公积),比值越高,扩张潜力也就越大。

4、盈余公积:P178-188
  盈余公积顾名思义,就是上市公司从盈余(净利润)中积攒下来的钱。盈余公积又分为两类:法定盈余公积与任意盈余公积。
  按照法律规定,上市公司对当年净利润进行分配时,在分配前,应当先提取10%列入公司法定盈余公积。公司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为公司实收资本(股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
  而任意盈余公积金,则没有强制性提取规定,可提可不提。在实际操作中,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的上市公司非常少。
  盈余公积有两个用处:一是弥补亏损,二是转增股本。实际中,用到这两点的上市公司也非常少。

5、未分配利润:P188
  未分配利润就是上市公司还未做分配的利润,它是历年未分配完的净利润的积累,可以在以后年度继续进行分配。未分配利润与股本的比值,被称为“每股未分配利润”。每股未分配利润越高,说明上市公司股本扩张潜力越大。

6、所有者权益变动表:P190-191
关注两项:
a、“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这一项目,主要就是直观表现,其他资本公积在过去一年中的变化数额;
b、“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这一项目则涉及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详见第10章)。

第22章:产品毛利率 P194
1、评判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未来发展的关键性指标——毛利率。券商、银行和保险类金融行业的毛利率则较为特殊,不在讨论范围。P194

2、营业成本:P195-196
  营业成本是指生产产品时直接发生的成本,而并非包含企业生产经营时所支出的期间费用。营业成本的三大特点:
a、在企业所有开支中占比最大;
b、与营业收入关联度最高;
c、能够拆细后与各类产品分别对应。

3、营业成本的增速超过了营业收入的增速,说明企业以牺牲赚钱效率为代价,扩大销售规模。这种增长往往是隐患,意味着成长性难以为继。比如彩电类上市公司大打价格战。而营业收入增速高于营业成本的增速,则说明毛利率在提高。在一个平稳的市场环境中,一家企业毛利率提高,是一家优秀的上市公司应该具备的特征。P198-199

4、毛利率同比增加10%,一般而言说明两种可能:一是上市公司处于市场高速扩张期,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二是上市公司在生产暴利的产品,或者提供暴利服务。P200

5、国内证券市场中,暴利上市公司有诸如酒类、旅游类、软件类、高速公路类、制药类、房地产类以及矿业类上市公司等。P201


第23章:净资产收益率 P204
1、判断一只股票是否物美——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及经营管理水平的核心指标。P204

2、ROE的表现形式:p205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末净资产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
  加权平均净资产是一个平均数,主要是考虑到上市公司在一年当中,可能会由于发行新股融资等因素,导致净资产突然增加,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结果将更客观。
  一般来说,当年盈利的上市公司,其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都要略小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当一家上市公司随着规模扩大,仍能够长期保持一个较好的净资产收益率,则说明这家公司的领导者具备了带领企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潜力。P207

4、杜邦分析法:P209-212
  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切入口,通过逐级分解,不仅能够了解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还可以清晰知道盈利能力从何而来。
  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分解为三个财务指标的乘积: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是说明一家公司所卖产品利润率的高低;资产周转率是说明一家公司的资产运转效率;而权益乘数则是看一家公司负债率的高低。
  借助杜邦分析法,我们可以发现在净利润、期末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都一样的情况下,公司不同的经营风格。洞察一家公司的优势是什么、缺点又在哪里(厚利少销、薄利多销或者高负债)。
三项指标排座次:
a、三个指标中,更看重销售净利率,因为该指标往往会成为判断一家公司能否持续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注:净利润须除去非经常性损益因素。
b、资产周转率次之,它主要表现一家公司管理能力、营销策略水平;
c、权益乘数则适中为好(宁低勿高),过低(接近1),则说明公司没有发挥负债的杠杆作用;过高(负债率超过70%),则说明公司在经营中,过多依赖负债,财务风险较高(注意大额的经营性租赁费用,详见第26章)。
  行业之间的财务特征往往差别很大,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以杜邦分析法进行对照,很可能缺乏可比性。


第24章:每股净资产及市净率 P214
1、挤干水分:P216-217
  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净资产-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净额-长期待摊费用)/总股本
(相当于扣除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
注:公式中的应收款项(勿与“应收账款”混淆)净额包括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补贴款。
简化版:方便起见,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净额可简化为三年以上应收账款与其它应收款之和。
  绩优公司,盈利能力强的公司,每股净资产与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差额往往都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反之亦反是。

2、(补充)
ROE×PE=PB
ROE/PB=1/PE=投资回报率
注:在回报率相同的条件下,ROE越高越好。

3、市净率的适用范围:P219
  市盈率主要适用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高科技类、服务类上市公司,用市净率的办法进行估值,效果就不理想。因为这些企业的核心价值,很大程度上游离于报表外,如果不考虑人员、管理、研发水平、市场开拓等因素,其报表中的资产,很难与股价形成明显有效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对这些企业估值时,净资产的作用并不大。


第25章:市盈率及每股收益 P222
1、每股收益:P223
  稀释每股收益是用来评价“潜在普通股”对每股收益的影响。目前上市公司发行的潜在普通股主要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票期权等——这些金融产品将来都可能增加上市公司股本。而稀释每股收益,就是假设现在这些产品已经转换成股票,由此按照新的总股本,计算出的每股收益。
  遗憾的是,目前各类股票软件中,所提示的市盈率都没有使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作为计算基础。

2、滚动市盈率:P228
  滚动市盈率,是每股收益数据,来自于最近四个季度收益的总和,也称为TTM市盈率(见第28章)。滚动市盈率既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经营的最新变化,同时也没有预估成分,可谓静态和动态市盈率的折中。

3、参考人民币的市盈率:P228-229
  参考1/一年期存款利率与平均市盈率。注意:从谨慎性角度出发,人民币市盈率不能作为判断整体市盈率是否偏低的依据。


第26章:杠杆效应 P230
1、上市公司财务中常见的杠杆效应:P230
a、经营杠杆;
b、价格杠杆;
c、财务杠杆;
d、复合杠杆。

2、经营杠杆的定义:P235,P235-236
  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使利润的变动幅度大于收入变动幅度的杠杆效应。当市场繁荣时,经营杠杆可以放大利润增幅;市场萎靡时,经营杠杆会放大利润降幅。因此,在研究上市公司的成本构成,以及产能扩张时,一定要考虑一下产能是否可以被市场充分消化;如果不能,有可能造成怎样的后果。

3、固定成本构成及查询方式:P234
a、固定资产折旧——资产负债表附注;
b、无形资产摊销——资产负债表附注;
c、租金——附注中“承诺事项”部分;
d、财务费用——利润表;
e、人员工资——现金流量表。

4、经营杠杆系数:P236-237
  经营杠杆系数=(营业利润+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预期利润增幅=预期收入增幅×经营杠杆系数
注:无数现实中的数据告诉我们,这样理想化的推演是不存在的。
  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越高,上市公司经营杠杆的效应越明显。经营杠杆系数随着收益的增加会逐渐降低,随着收益减少而逐渐增大。这就阐述了一个道理:当一家上市公司处于微利时,未来利润的变动幅度可能会很大。

5、价格杠杆:P239
  在价格杠杆作用下,利润可能发生剧烈变化,而且这种价格变化所产生的效果要远远大于销售变化对利润的刺激作用。因此,对于价格因素的持续密切关注是十分必要的。

6、财务杠杆:P239-241
  所谓财务杠杆,就是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每股收益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杠杆效应。之所以会出现财务杠杆效应,关键点就在于利息的固化。在经营赚钱的前提下,提高负债对于提升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反之亦反是。

7、低效的经营水平+高负债=赌博 P243
  无论公司经营水平如何,负债总是越少越好。原因有两点:一是财务风险小;二是每股收益增长空间大——也就是使用财务杠杆效应的空间大。

8、租赁:P243-246
  租赁一般分为两种:融资租赁与经营性租赁。两者区别在于,融资租赁的目的,一般是延期取得设备的所有权。而经营性租赁的目的,只是谋求设备在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
  融资租赁视为负债的一种,未来需要支付的租金,都放在负债类的“长期应付款”科目下。经营性租赁则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反映,只会以“营业成本”或“管理费用”的形式,每年在利润表中体现。在分析一家企业的负债风险时,一定要认真看看年报,研究它有没有大额的经营性租赁费用。如果有,就应当将这部分租金也换算成负债,进而通盘考虑负债率。(相当于调整后的净资产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经营性租赁一般在会计附注部分的“承诺事项”中。
  出于谨慎性原则下的8倍租金法,也即,将上市公司当年的租金乘以8。之所以乘以8,是因为多数租赁合同的时间是5-8年。

9、复合杠杆:P248-249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由于复合杠杆是两种杠杆效应的叠加,因此,其放大功能更加明显。因此,在评估上市公司时,特别要注意,看看是不是高经营杠杆与高财务杠杆同时并存,如果是这样,则要十分小心。


第27章:创业板财务特征 P250
1、创业板公司财务特征:P250
a、业绩波动大;
b、侧重“轻资产”;
c、现金分红比例低;
d、低负债率。

2、“轻公司”的原材料采购很少,其生产资料主要体现为人力资源投入。而公司的成本结构也主要表现为人力成本与运营费用。P254

3、“重公司”的缺点:P255
  购设备、建厂房、培训新员工,进而扩张产能需要消耗大量资金和时间,如果投产不及时,还可能丧失获利机会。一旦需求下降,“重公司”很可能由于需要计提大量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支付职工薪酬而反受其累。

4、“轻公司”的风险:P255-256
a、将生产环节外包,等于放弃了生产环节的利润,这就需要企业的产品在品牌附加值及销售量上获得更高的利润。但品牌与销售渠道的建设投入,绝非小数目,一旦产品最终回报无法补偿资金投入,则会形成恶性循环;
b、将生产环节外包,是对公司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物流体系、资金管理体系的重大考验。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导致品牌形象受损,进而严重影响公司的业绩表现;
c、在未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技术及渠道优势之前,轻资产的运营模式由于门槛低,很容易被模仿。大量竞争者的加入,会迅速降低公司的产品利润率;
d、轻公司由于缺乏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品,有可能使融资存在障碍;
e、轻公司如果经营陷入困难,其资产结构中,很可能充斥着大量存货、应收账款以及无形资产。这些资产的可变现价值很可能要远远低于账面价值。


第28章:季度环比数据 P261
1、同比与环比:P262
  同比准确性相对高,但时效性却差,特别在趋势反转时,反应太慢。环比的问题在于,由于间隔短,一些短期的波动,暂时的小变化,会干扰对大趋势的把握。

2、连续两个季度:P263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降,则可初步判定其经营出现了颓势,反之亦然。(例外:只有空调等极少数企业会在三季度与四季度出现销售自然下滑。)
  事实上,国际上对于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是否进入衰退期的公认判断标准,就是连续两个季度GDP出现环比下降,反之亦然。

3、TTM(TrailingTwelve Months):P264
  TTM更加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已经披露财务数据的最近4个季度”。TTM数据是一个滚动概念,适用于PE的计算中。


第29章:非经常性损益 P267
1、操纵利润的小把戏:P269-270
a、失而复得:有的上市公司,故意将一些可以收回的账款视为坏账,等到哪一年经营惨淡业绩不好的时候再收回来,这样当年的利润就可以增加。同样的例子如存货跌价冲回等;
b、一次性财政补贴:对于那些持有亏损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来说是好事,但却不利于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c、卖家当:对上市公司而言,卖家当,固然可以提高某一年的业绩,但从长远看,这种败家的行为会对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损害。
  上述三种小把戏得来的收益,都属于非经常性损益,虽然算在了事发当年的利润当中,但不能将它们与靠主营业务得来的利润混为一谈。


结束语:年报中的风险提示 P274
1、基本面风险:P274
  基本面风险分为三种:宏观风险、行业风险和个股风险。P274

2、宏观风险:P274-275
  宏观风险如利率处于上升周期时,那些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费用较重的上市公司,肯定受影响更大。当严重通货膨胀来临之时,那些非基础原材料的上市公司,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一些,而诸如农业、黄金、原油类上市公司,所受影响就要小很多。

3、行业风险:P275
  如胶卷行业面临数码相机的冲击,全行业萎缩,从而导致其中的上市公司也难逃厄运。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产品毛利率大幅降低,也使该行业上市公司走下坡路。

4、个股风险:P276
a、经营风险:如营业收入增幅减缓甚至下降、毛利率明显下降、存货和应收账款大量增加、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大幅降低等;
b、投资风险:主要是指上市公司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票股价下跌形成的风险;
c、或有风险:主要是指风险尚处于隐患阶段,但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较大,如巨额担保、大量的关联交易、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公司治理不规范、会计报表被出具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等;
d、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上市公司的负债率过高,或者负债与资产分布不匹配,或者会计政策过于激进(如资产减值准备标准过低);
e、股东风险:主要是指大股东,公司高管抛售股票所带来的风险,这也往往说明其看不到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
f、道德风险:与信息披露相关的处罚最值得投资者注意,因为它往往涉及董事、高管的诚信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东道 ( 京ICP备19049999号-2  

GMT+8, 2024-4-19 15:19 , Processed in 0.208832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